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註解(李瑞烈道長註)

16253804225f633e9a556d6.jpg

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註解(李瑞烈道長註)

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註解(李瑞烈道長註)

數量(本):

善書介紹

 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,宣說四聖諦,以「苦集滅道」之教義教導眾生,修解脫道。滅諦就是「涅槃」。解脫道的「涅槃」,指苦的滅盡,包括煩惱的滅盡(有餘涅槃)與五蘊的滅盡(無餘涅槃)。

  第二轉般若無分別智法輪,藉由對空性的認知,說明煩惱是可以斷除的,從色法到一切遍智空,一切法皆無自性。

  第三轉善分別法輪的唯識諸經《解深密經》、《如來藏經》、慈氏菩薩的《相續本母經》,詳細說明真心如來藏的體性是常住不滅、離六塵之見聞覺知,惟明惟知,唯證乃知,具有原始本地之風光,謂智慧之德相。

  《般若經》及諸部般若,為佛陀在二轉般若無分別智法輪時所宣說,乃大乘佛法中之深法。佛陀在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系列中常提到般若的重要,更譬喻「般若」為佛母,能生一切佛法。

  《般若經》的內涵以「空性」為主,大乘菩薩透過對空性的了解,能斷除煩惱障,而可證得但不入小乘的無餘涅槃,即聲聞及緣覺的菩提果位;大乘菩薩也能夠透過對空性的認識,具足圓滿,修證一切種智,再加上福德資糧的圓滿,能徹底斷除所知障,而獲得大乘的佛地無住處涅槃,即無上的菩提果位。

  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即是《大般若經》的精髓,全部般若的精義皆設於此經,故名為《心經》。

  《大般若經》中所開示之般若法門,是專為已發菩提心之眾菩薩們所宣說,此即表示若離開對眾生的慈悲濟度,則一切修行的意義則大打折扣,不能最終成就無上菩提正果。